新闻动态 NEWS
你的位置:什么平台有时时彩合买 > 新闻动态 > 日俄战争(24):日俄舰队另一场海上大战来临前的寂静
日俄战争(24):日俄舰队另一场海上大战来临前的寂静
发布日期:2025-04-13 14:37    点击次数:162

接着上次说到,这次咱们继续聊日俄战争的系列故事,是第24回了。这回咱们要说的是,日本和俄国的舰队,在正式交锋前,是怎么互相侦查、摸摸底细,还有那股子急着想干一架的劲儿……

嘿,这篇东西挺长的,大概五千字左右,但要是你觉得值得一读,那就太感谢你的耐心了。咱们直接进入主题吧,不绕弯子了。虽然内容不少,但我会尽量说得简单明了,让你一听就懂。每个段落呢,我都会围绕着中心思想来讲,不会东拉西扯。用的词也都是大家平时常说的,不会让你觉得晦涩难懂。而且啊,我保证前后的逻辑都是通顺的,你读起来肯定很顺畅,不会觉得乱跳。所以啊,虽然篇幅不短,但咱们就一步步来,慢慢看,肯定能把它搞个明白。再次感谢你愿意花时间看这篇文章,咱们开始吧!

【漫长的等待】

1905年2月21日,联合舰队又一次在釜山镇海湾集结了,这次他们忙着修理船只、补充物资、加强训练。就在这一天,东乡平八郎大将在他的旗舰“三笠”上,又挂起了他的帅旗。日本海军早就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不过俄国人也没闲着,他们一边等,一边也让日本人等着瞧。

俄国军舰到了新加坡,然后去了芽富湾停着。日本那边其实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可是,当5月14日这些军舰从芽富湾出发,往对马海峡开去的时候,东乡却没能及时得到通知。

上面那张图是东乡平八郎最有名的一张照片。他长相端正,脸上表情挺严肃,留着让人安心的花白胡子,嘴角那儿还挂着一丝威严中带点不屑的笑容——这就是那些把东乡传成神话的人,希望他给人的那种感觉。但实际上,他在打仗时,更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里的兴登堡,啥事儿都靠他的参谋长加藤友三郎少将来安排,而智囊则是秋山真之中佐。可能这更符合日本的老一套管理方式吧,掌权的人只要有威严的外表和气度就够了,具体的事儿都让能干的下属打着他的旗号去干……东乡平八郎打完仗后,被封了个“元帅”的头衔。在日本啊,“元帅”就只是个名头,是个称号,不是能一步步升上去的军衔。

预警信号最开始是从“奥托·卡尔”号那传出来的,传了好几层,一直到20号凌晨东乡才收到。日本这边对俄国舰队的底细不太清楚,大多数信息都是从公开的书上凑起来的,最新的情报还是俄国舰队在新加坡停靠时,英国情报人员给的报告。这些七拼八凑的信息让秋山真之他们觉得,俄国舰队的航行速度大概有10节(其实他们高估了第二太平洋舰队的实力)。按照这个速度算,如果俄国舰队日夜不停地往北开,那24号早上就能到对马海峡。不过呢,到了24号,俄国舰队并没像联合舰队司令部想的那样出现。

俄罗斯舰队没有按日本那边想的时间来,这让日本联合舰队的头头脑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5月24号晚上,大伙儿在“三笠”号船上开会商量对策,有人琢磨着俄国人可能是绕道津轻海峡或者宗谷海峡跑了,理由是俄国舰队选了巴士海峡而不是台湾海峡北上,再加上“奥托·卡尔”号发来的消息,觉得联合舰队得赶紧改变计划,也跟着往北去。这话一说出来,大家伙儿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上了。不过呢,东乡平八郎却像个没事人一样,坐在那儿,一句话也不说。

(看上面那张图)那个正在刮胡子整理面容的日本水兵,每天除了不停地练习各种技能,还得确保自己看上去精神抖擞、利利索索的。长官们留点胡茬儿没问题,那叫“有派头”,但水兵们就不行了,按照军队的规定,那样就算是“着装不规范”。

有人当时是这样描述那个场面的:“……东乡提督对周围的争论好像一点都不在乎,就算有些参谋在那激烈地讨论,一个接一个地摆出自己的看法,争得面红耳赤,提督大人却连脑袋都不扭一下,就那么闭着眼睛坐着,让人感觉他到底有没有在听会议内容都是个问题。主帅一声不吭,手下的人却吵翻了天,这场景真是让人挺难堪的……他们后来也感觉到不对劲了,就慢慢停了下来。这时,东乡大将才把眼睛全睁开了,简单地说了一句,舰队还得在镇海湾里继续等着。说完,他摆摆手,意思就是会议到此为止了。”

东乡平八郎心里到底是怎么盘算的,还有他到底有没有琢磨过这事儿,现在都没法弄清楚了。他被大家捧成了神一样的人物,所以后人很难搞清楚他那些具体的想法。反正我们知道的是,东乡打定主意要等下去,哪怕俄国舰队有可能会绕开他们,他也豁出去冒这个险了。

东乡平八郎有个很聪明的帮手,那就是秋山真之。这位当时的中佐参谋,帮他走上了成功的道路。秋山对于罗杰斯特文斯基那边的情况也很担心,他推测俄国舰队的航速是10节,按照这个速度,俄国人早该到对马岛了。到了25号,秋山跟他的学长,也就是第4驱逐舰队的指挥官铃木贯太郎中佐一起吃饭。铃木跟他说,看俄国舰队那配置,还得海上加煤,能跑到7节的速度就已经很不错了。

蒸汽大船得烧好多煤炭才能往前开,要是没了这燃料,那些铁疙瘩就变得跟烂木头一样,动都动不了。这么说吧,虽然蒸汽机给海军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让海上打仗的方式变得跟陆地上差不多了。就像陆军打仗得靠补给线,蒸汽大船也得靠煤和加煤的地方才能动弹。这样一来,以前那种风帆战舰一口气跑上万里路的日子,可就一去不复返了。罗杰斯特文斯基选哪条路,可不是他一拍大腿就想出来的,那得看煤够不够用。

铃木贯太郎给秋山真之提了个醒,让他一下子明白了过来。秋山真之琢磨着,俄国舰队那阵容参差不齐,行动起来肯定不方便。所以他觉得,罗杰斯特文斯基不太可能领着那帮乱糟糟的运输船去绕日本外海一圈。毕竟,在外围海域磨磨蹭蹭的,不就等于自己把偷袭的机会给搞没了嘛。要是联合舰队那边早点发现他们的动静,日本这边有的是时间,横跨日本海,在宗谷海峡或者津轻海峡的另一头等着他们。该来的仗,反正是躲不掉的。

5月25号那天,真的是安静得让人心里发慌,一直持续到26号下午才有了点动静。听三井物产上海那边的消息说:“今天中午,上海港来了6艘俄罗斯的运输船。”这么一看,连运煤的船都改道了,那俄罗斯的舰队肯定是打算走对马海峡了。

这个消息挺靠谱的,因为现在看,俄国的舰队正排得整整齐齐,以每小时大约8英里的速度,径直朝着朝鲜海峡开过去。

【“于四五六地点发现敌舰队”】

“信浓丸”号这艘大家伙,其实原本是一艘英国造的既能拉客又能装货的船。它在1900年那会儿刚下水,按现在的说法,还算是艘挺新的船呢。要不是因为打仗,它应该还在广岛到釜山这条航线上稳稳当当地跑着。可谁承想,海军一纸命令下来,说征就征了。给这船装上了两门小炮,就这么摇身一变成了巡洋舰,开始上战场了。

上面那张图是俄罗斯的第二太平洋舰队里的“钻石”号巡洋舰。原本这艘船是打算当公务游艇来用的。虽说它是在1903年新造的,但装备的火炮最大也就75毫米,最快也只能跑到19节。然而,这回它却被派到了远东,去参加对马海战。因为还带着一堆虽然碍事但又不得不带的辅助船只,所以俄罗斯的舰队基本上没法跑到他们原本预计的速度。

1905年5月27号一过午夜,“信浓丸”号就在长崎县西边五岛列岛的西北边海上漂着呢。打从开打以来,这艘船和它上面的兄弟们就当起了日本西边的巡逻帮手,过了好几百个没法合眼的晚上。海参崴那边的舰队闹腾了好几次,可这船都没赶上;旅顺的舰队想往外冲,也没跑到“信浓丸”号看着的地盘。船上的人知道的事儿,都是从报纸啊、通知啥的上面看来的,什么打仗啊、碰上敌军啊、被挡回来啊。老听人说狼来了,结果这船的兄弟们对俄国海军到底在不在这附近,心里都犯嘀咕了。俄国的舰队,到底躲哪儿去了?还打算来吗?

该来的迟早会来,想走的也留不住,现在碰到的事儿,注定要让“信浓丸”这个名字被历史记住。

说到日本海军历史,有一艘辅助巡洋舰挺出名的,那就是“信浓丸”号。这艘船原本是在英国造的,既能拉客也能运货,比其他联合舰队里的船都要长寿。它一直活到了1951年,才被拆成了废铁。不过,得提一句,“三笠”号因为是纪念舰,所以情况不一样,不能跟“信浓丸”号比。

那盏盏灯光是从医疗船“奥里约”号上传来的,说不定船上的女士们胆子小,怕黑,又或者是她们觉得身为医院船,按《海牙公约》就该被保护,反正这船就这么大大方方地在海上亮着灯航行。咱们已经弄清楚了,“奥里约”号可不是罗杰斯特文斯基派去上海的那些辅助船之一,它啊,在整个舰队的最后面慢悠悠地跟着呢。

成川揆醒过来后,对发现的东西高兴得不得了。他马上下令,“信浓丸”号壮着胆子靠近了那艘“灯船”,还围着它转了一圈。对照海军给的识别小册子,成川确认那就是俄国舰队的医疗船。不过,只有医疗船并不能说明俄罗斯舰队就在附近。等“信浓丸”号快转完一圈时,“奥里约”号终于瞧见了它,接着就用“摩斯”电码朝“信浓丸”号闪信号灯,问它是哪路神仙。

在对马海战中,最早露面的是那艘“奥里约”号医疗船,结果它被日军给抓了,后来还改了名,叫做“楠保丸”号,专门给东洋汽船公司打工。还有两艘原本是货轮的运输船,被俄国海军拿来当医院船用,其中一艘叫“科斯特罗马”号。因为原本是货轮嘛,所以里面的设施和住起来的感觉,肯定没法跟本来就是客轮的“奥里约”号比。

成川揆这位老练的水手察觉到,俄国军舰的那个举动暗示着它可能是一大队舰队里的一个部分。因为只有这样,它们才会去确认周围航行的不明船只的身份,免得跟自己的友舰搞混。船已经绕了大半圈,但海面上雾气蒙蒙,看不太清,而且船上的观察员也没练过夜间观测。这艘胆大的侦察舰居然打算放下小船,到四周都转一转,好好瞧瞧情况。不过好在,天边已经开始慢慢亮堂起来了。

1905年5月27日那天,天边刚露出一丝亮光,就把成川揆大佐和“信浓丸”号上的所有人都给震惊到了。随着晨光越来越亮,原本笼罩在俄罗斯第二太平洋舰队周围的雾气也慢慢散了,他们发现在不到一千米远的地方,战列舰那超大的炮塔和粗炮管挡住了晨光,看起来阴森森的,特别吓人。一开始他们可能还因为不清楚情况而胆大,但现在就算是成川揆这样胆大的人也被吓得直冒冷汗。这时候,再去仔细确认已经没必要了,“信浓丸”号赶紧右转舵,开足马力想要拉开距离,同时赶紧给上级发电报:“在四五六位置发现敌军舰队!”

没过多久,第二份更具体的电报就发了出去:“四点四十五分,咱们发现了敌人的舰队,位置在北纬32度20分,东经128度20分那块儿,他们正朝着对马海峡的方向开呢。”

天亮的时候,主力舰突然有了新的指示:“所有船只,速度提到11节。”好多人心里头直犯嘀咕,但还是得照着做。“信浓丸”号一看,俄国人压根儿没打算消灭它,干脆连藏着掖着的必要都没有了,就保持着一段距离,跟着俄国舰队一起航行,同时不停地把看到的俄国舰队的各种情况发出去。

“信浓丸”号船上装的是日本海军自己搞的“三六”式无线电,能跟180海里远的地方通话,在那个时候,这性能还算过得去。虽然俄国的“乌拉尔”号军舰上有个大功率的无线电,理论上能把“信浓丸”号的信号给盖过去,但这种招数得等到10年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才第一次用上。现在就说俄国海军通讯的人没干好活儿,那真是太冤枉他们了。

上面那张图是第二太平洋舰队的领头大船“苏沃洛夫公爵”号。1904年9月份的时候,在喀琅施塔得港,它正准备开往雷维尔那个地方集合。罗杰斯特文斯基下了死命令,所以俄国舰队没对旁边看着的“信浓丸”号下手,其实要是俄国人想的话,动动手指头,两分钟之内就能让那艘侦察船沉到海底去。

得特别提一句,“信浓丸”号上面的那个电信员啊,他其实是个生瓜蛋子。要是说“生瓜蛋子”这个词还不够说明他有多不熟练,那说他是临时被拉来凑人数,压根就没正儿八经发过报的,可能就更贴切了。

虽然心里头有些不太乐意,但关于俄国舰队的情况还是不停地被送到驻守镇海湾的联合舰队指挥部那里。

早上六点零五分,“信浓丸”号又发来电报,说:“敌人的舰队方向没变,直接冲着对马海峡去了。”在日本海军的历史记录里,这条电报被看作是“超级重要的情报”。他们认为,就是因为这条电报,才让在东乡镇海湾外面整队的东乡将军,决定直接开往对马海峡。

【“本日天气晴朗,波浪却高”】

5月27日这一天,联合舰队的大部队被分散在了好几个地方,从朝鲜海峡的镇海湾开始,一直到对马岛那边,都有他们的船只停靠着。

现在,第一和第二舰队的主力部队大都聚集在了朝鲜庆尚道南部海岸的加德水道那里,就是镇海湾的口子那儿;而第三舰队的主力呢,在对马岛中部的西侧,尾崎湾那边集结。第一舰队的第三战队,在五岛列岛的西北边海上等着命令,辅助用的巡洋舰,像“亚米利加丸”、“佐渡丸”、“信浓丸”还有“满洲丸”这些,都被撒在五岛列岛西边的海上,盯着周围的情况。再说说第三舰队的第六战队,“秋津洲”号和“和泉”号这两艘老式的防护巡洋舰,它们负责在五岛列岛西边的近海巡逻。

最早得知敌人动静的是联合舰队第3舰队的头儿,片冈一七郎中将,那时候天还没亮,大概是五点零几分的样子。片冈一七郎一听到消息,立马就让舰队集合,准备拔锚开船。第3舰队的主力是第5战队,里面有三艘挺有名的防护巡洋舰,大家叫它们“三景舰”,分别是“松岛”号、“严岛”号和“桥立”号,还有一艘是从清朝那边十年前抓来的“镇远”号二等战列舰,这些都是甲午战争时候的老古董了。片冈一七郎心里有数,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所以在忙着让舰队动起来的同时,也赶紧把这事儿告诉了镇海湾的东乡,一点都没耽误。

早晨五点零五分,联合舰队的老大哥“三笠”号船接到了敌人的消息。东乡等这个消息可等了好久了,他立马让镇海湾里的联合舰队发动起来,准备出港,同时还给在朝鲜海峡各个地方的舰队下了命令。但是,东乡平八郎和秋山真之,他们真的对这样的战斗准备感到满意吗?在第三舰队传来敌人的消息后,秋山真之就拿起笔,以东乡平八郎的名义给日军的大本营发了个电报,电报上说:“敌人舰队的影子我们看到了,现在联合舰队就要出去把他们干掉。今天的天挺蓝的,不过浪可不小。”这句“天挺蓝的,浪可不小”,听起来就像是随便说说,根本不该出现在给大本营的报告里。但对秋山来说,这里面有说不出的滋味。

差不多一年前,因为发现联合舰队在大型战舰的数量上不如对手,秋山真之和他的顶头上司、东乡手下的参谋长加藤友三郎少将,可真是费尽了心思,琢磨出了一个叫做“七段战法”的战术。这个战术是从咱们中国三国时候和日本战国时候的那些军事故事里找的灵感,说白了就是“一点点消耗敌人”的办法。他们的计划是用数量不多的大型战舰,再配上很多装水雷(鱼雷)的快艇,一次次突袭俄国舰队,一点点削弱他们,最后来个一击必胜。为了这个战术能成功,日本海军是拼了命地想要弄够足够多的鱼雷快艇。他们不光是从欧洲买了新的,连日本本土的船厂都在加班加点地仿造和改装各种鱼雷艇。可谁也没想到,天公不作美,把秋山他们的一番苦心都给泡汤了。镇海湾加德水道口的那个海军临时水文站报告说,27号零点开始,朝鲜海峡那边浪头有2.5到3米高,算是中到大浪了,鱼雷快艇这种小船根本出不了海。

那时候,日本联合舰队里能叫做雷击舰的,主要就是他们从英国买来的那种“鱼雷艇驱逐舰”,也可以叫做大型鱼雷快艇。这些小船主要靠鱼雷当武器,重量嘛,大多在200吨到400吨之间。不过,1904年下半年以后,日本新买的或者改装的那种同类舰艇就更小了,有的才百把吨,甚至更轻,只能叫做“小艇”。这样一来,联合舰队里能跟着主力舰和巡洋舰一起去打阻击战的,就只有5个驱逐舰队的21艘雷击舰了。剩下的12个鱼雷艇队(其中3个还在镇海湾待着)的45艘鱼雷艇,看起来就只能暂时躲在锚地里,避避风浪了。

从五月份头几天起,镇海湾里的联合舰队那些大船,锅炉就一直没灭过火,时刻准备着开出去打仗。到了早上五点半,稍微热了热身,机器温度一到位,各艘船就一个个打开了通到发动机的大阀门。蒸汽呼呼往里冲,加德水道口那边,立马响起了轰隆隆的重响和金属嘎吱嘎吱的摩擦声。六点刚出头,“三笠”号这个大头船领头,联合舰队的第一、二、四战队就一条接一条地从加德水道开了出去,朝着朝鲜海峡奔。对马岛北岛东边的三浦湾里,鱼雷艇和雷击舰队在那候着呢。这时候,第一、二、三、五驱逐舰队也都出发了,正往这边赶,准备会和。

出航之后,东乡带着舰队一路往南开。大概过了半小时,“信浓丸”和“和泉”巡洋舰传来了最新的位置信息。参谋长加藤友三郎提议,咱们不如在冲之岛礁东边堵截俄国舰队,东乡平八郎一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舰队又掉头往东边开,打算抄俄国舰队的后路。那会儿,东乡直接管的舰队里有:第1战队,还带着通报舰“龙田”号;第2战队,通报舰是“千早”号;还有第4战队,加上第1、2、3、5驱逐舰队。虽说考虑了老半天,第9、14、19鱼雷艇队还是跟着舰队一起出海了,但你看看这海上的情况,小船们连稳稳当当开船都费劲,能保持队形就已经很不错了,根本谈不上有啥战斗力。

(上图)接到要和敌人交火的消息后,镇海湾里的联合舰队主力舰们正忙着收起锚,准备出海。你看那图上标的数字,说的是:1号是“浅间”号这个重装甲巡洋舰;2号是“吾妻”号,也是装甲巡洋舰;3号是“日进”号装甲巡洋舰;4号是一艘驱逐舰,没写名字;5号是“春日”号装甲巡洋舰;6号是“朝日”号战列舰,这家伙块头大;7号又是艘驱逐舰,同样没提名字;8号是“富士”号战列舰;9号是“敷岛”号战列舰;10号特别有名,“三笠”号战列舰;11号还是驱逐舰,名字也没给。这张照片啊,是“常磐”号装甲巡洋舰上的摄影师给拍的。

【未完待续……】

接下来,咱们会接着聊日俄海战的故事,这个战斗战史系列还没完呢,记得点个关注,这样就不会错过后续内容啦。

打开首页,有好多超赞的、实实在在的战争历史故事等着你瞧呢。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